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播放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
展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明确概念)
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重要表现语言。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
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讨论、分析)
《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 局部 宋代 武宗元(长垂流畅、遒劲有力。)
《菩萨立像》石雕 唐代 (柔美)
《宴罢》装饰画 古希腊 (疏密有致,装饰性强)
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
出示作品
《圣母玛利亚》素描 达芬奇 意大利
《女人像》线描 马蒂斯 法国
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
师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必然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力题干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3、体量:
指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会沙特场馆(建筑)
※双环(雕塑)
4、空间
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而绘画作品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虚拟性地表现出空间感。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油画 西斯莱 法国(欣赏)画家运用焦点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三位真实”。
(二)以运用所学知识赏析美术作品(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和交流)
出示作品
《太白行吟图》 《漓江》
《老人像》 《最后的晚餐》
《埃及金字塔》
(三)小结拓展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第一单元 第二课 色彩的感染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不同风格绘画作品的欣赏、评述以及对作品色彩特点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形式有一定认识,感受色彩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3、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二、色彩知识回顾
既然我们今天是要探讨色彩,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1、三原色、间色、复色
2、对比色、邻近色
3、冷、暖色
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三、欣赏分析,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8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色彩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色彩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
四、欣赏分析,体会色彩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心理联想
请你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红、橙、黄、绿、蓝、紫。
2、现代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色彩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师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乞讨者》、《呐喊》、《大堤上的缺口》、《夜间的咖啡馆》、《南方花园》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四、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五、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第一单元 第3课 构图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德拉克洛瓦 法国)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
(二)新课讲授
1、构图的感念:
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
分析作品: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
教师归纳总结: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形成了视觉上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舞蹈》(油画 马蒂斯 法国)
以圆形构图来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
《露气》(中国画 现代 潘天寿)
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
《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画家基本上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地面。
《吉祥蒙古》(油画 现代 韦尔申)
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了宁静、安详、自然的气氛。
构图形式:构图形式指的就是画面的结构形式。
(1)几何形
它取决于画面主体物所组成的基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基本形的组成和变化,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基本形现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自由引导人民》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水平的底边给人一种稳定感,向上冲引的边线又给人一种崇高的力量感。
(2)线条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吉祥蒙古》(油画 现代 韦尔申)
(3)利用黄金分割率
《露气》(中国画 现代 潘天寿)
《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提问:画家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构图?构图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这样构图会是怎样的效果?
教师利用绘画软件将原作进行更改,请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3、 构图原则
(1) 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突出主体的范例,并讨论画家是使用哪种构图形式突出主题的。
(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则。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美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的。
4、小结
绘画构图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是绘画习作,也要遇到程度不等的构图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掌握最简单的构图要领(形式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
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第一课 书林漫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2、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发展,种类,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
学生回答
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是通过专门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
(二)新课讲授
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2、中国古籍设计:
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
简册装:
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叶子:
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
樊夹装:
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卷轴装:
亦称“卷子装”。通行于东汉至唐代。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制,直接承袭了帛书的形制,单面书写。优点:克服了缣贵而简重的不便。缺点:纸缺乏帛的坚韧,来回卷舒不便检索文字,且易断裂。
经折装:
卷轴制度演变到册页制度的过渡方式之一。凡经折装的书本,也称“折本”。因奏折也用这种方式,后又称“折子本”。
旋风装:
旋风装与经折装是同一时代同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产生的不同的装帧形式。
蝴蝶装:
简称“蝶装”。宋代雕版印书盛行以后形成的一种装帧形式,风靡于宋元,流行大约400年 包背装:
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亦称“裹背装”、“裹后背”。大约起自南宋,盛行于明,尤其是政府官书。
线装:
明代中叶线装流行,清代最为盛行,沿用至今。
2、国外的书籍设计
国外的文字记录,经历了使用纸莎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13世纪左右,中国造纸传入欧洲,以及后来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成为书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末,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影响深远,使欧洲迎来了20世纪书籍设计的新高潮。
四、课堂小结:
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天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
五、课后拓展:
书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一本书的价值不但体现在书籍的内容上,而且还体现在书籍的设计上面。今天我们对书籍设计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实践。下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手工书的制作
第二单元 第2课 手工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学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手工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展示带来的书籍。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他的哪些部分吸引了你。
总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文学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非常的重要。
(二)新课讲授
1、了解什么是书籍设计
提问:可以对书籍的哪些部分进行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等,是一种创意设计的系统工程。
2、了解如何设计制作手工书
我们可以尝试用纯手工的方式设计制作书籍,并加以装饰、美化。有别于机器制作的手工书,手工书更多的体现着个人的思考与创意。
(1)手工书的装订形式与外观 欣赏教科书12页,分析这些书籍运用了什么装订形式?什么外观?
装订形式有平装式、卡片式、盒子式、立体造型式等。书籍的外部形态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手工书的外观设计形式多样。
(2)手工书的内页设计 欣赏课本第13页图例。
提问:这些手工书的内页市如何进行设计的?
内页设计包括扉页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手工书的内页设计可以采用电脑打印、手绘、印刷品剪贴、剪纸、镂空等形式,也可以粘贴上一些实物,如羽毛、树叶等。
3、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欣赏课本第13页。
提问:闽南古厝造型手工书是如何进行设计的?
①根据书籍的主题,决定书籍的外观设计、开本与页数。
②设计书的封面、封底的构图与颜色,包括书名、作者姓名、封面图形、颜色、构图、定价、内文简介或宣传语等内容。
③设计手工书的内文。设计应图文并茂,加上一些其他设计手法,比如立体造型等。
④对书籍各部分进行装订组合。
教师展示A4纸4页手工书的制作方法。
学生作业:以“我的相册”“我喜欢的文学作品”等为主题,尝试运用一张A4纸,制作4页折叠手工书。
作业要求:
1、设计手工书首先要爱书。
2、要根据书籍的内容设计合适的装订形式以及外部形态等,并要具有创造性。
3、手工书的制作要力求细致。
评价总结:
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小结:手工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更要用心去感受。要用创意的思维、发现的眼睛去完成一件手工书作品。
拓展:观察生活中你喜欢的事情或者你喜欢的书籍,寻找并收集一些图片和文字,丰富你的手工书作品。
第二单元 第3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了解擦汗功能树阴的布局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唱树荫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的观察生活及处事的态度。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
2、教学难点:藏书票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
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它吗?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中国的篆刻是非常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吧!
(二)新课讲授
1、藏书印的定义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藏书者专门将其钤印于书本图册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记。
2、汉印欣赏 (展示多媒体图片)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官员用的印,由官府监督制造,风格比较凝重。
汉私印:是指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的随意、宽松许多,主要以铜质为主。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虎奋将军印 广汉大将军章 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没有文字的印章。
2、篆刻表现形式
对比两枚印章
问:你能对比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
白文(阴刻)——刻字 朱文(阳文)——刻背景
4、篆刻章法
姓名章中的笔画比较多,可取其中一个字刻在石章上。
一字印 二字印 三字印 四字印 形式上也可朱白相间。
5、篆刻刀法
教师讲解,介绍工具,(砂纸、石章、印泥和篆刻刀)
解释使用方法。视频示范:五指执刀法 握拳执刀法
小结:冲绳法是刀刃向前,一路直冲过去。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的方法刻成线条。
6、教师介绍藏书印的制作方法:
第一,设计印稿
第二,写稿上石
第三,刻制修整
第四,醮泥钤印
6、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刻完后如何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
7、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 第4课 书间精灵——藏书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形式的原因、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题材等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3)、通过学生自己创作漏板藏书票,培养学生创作藏书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漏板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体验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藏书票的构成、规格、款式、题材、画面要求等基本知识。
(2)几种基本藏书票的制作设计过程演示:单色木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吹塑纸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3)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观摩。
2、教学难点:藏书票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的确定和版面的控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看一本书,这本书是我家的一本藏书,在我的这本书的扉页上贴了一张小画,谁知道这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间精灵——藏书票(板书)
(二)新课讲授
1、藏书票的定义
师:藏书票贴在书籍的扉页上
代表什么?
师:藏书票最初是欧洲人作为藏书的标志,而中国人以前大多是用藏书印的方式作为藏书的标志。
导入藏书票定义: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装饰小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2、藏书票的内容
请同学们看看我的另外两本书上也都贴着藏书票,请大家来看看这三张藏书票,这些藏书票上除了图还有些什么?
拉丁文的缩写EXLIBRIS(我的藏书的意思)
(板书:藏书票画面构成包括图案、票主名、拉丁文)
3、藏书票采用版画的形式
请同学们帮忙出主意,我是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在我家有很多书,这一书架的书都要贴上藏书票,我该选择用哪个画种呢?是中国画、油画还是版画?为什么?
板书:采用版画的形式
版画包括很多的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版画在制版材料上较广泛。不同材料效果不同,变化丰富。难道这么丰富的版画种类都可以用来做藏书票吗?当然!请大家看这几幅藏书票,它们就采用了不同种类的版画制作方法。出示教材图片:现代李桦先生的木版藏书票(凸版)、现代刘硕海先生丝网版藏书票(漏版)、平版、凹版。
4、藏书票的尺寸
藏书票虽然采用版画的方法,但它和普通的版画不完全一样,首先它除了图案必须有规定的文字,另外它的规格尺寸是有要求限制的,国际藏书票大会对藏书票规格要求为边长17cm以下,常用的规格是8-12cm。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由此可见藏书票是一种小而精美的艺术品。藏书票的画面要如何构思才能像“珍珠”“宝石”那样精美、吸引人呢?
5、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藏书票。请同学们看看现藏于德国的1450年制作的“刺猬藏书票”。谁来说说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画面上为什么选用刺猬的形象?
6、请同学们看看中国最早使用的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请同学们看看这枚藏书票中画了哪些内容?
7、藏书票的题材内容
除了以上题材,藏书票中还可以表现哪些内容?谁来说说你手中拿的藏书票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课前发给同学们一些不同题材的藏书票作品) 同学们刚才拿的藏书票有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风景的、还有和书籍相关的。藏书票表现题材非常广泛,通过一定形象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感。
(三) 布置作业
内容以植物为主;
款式扇面形的小品图案;
进行漏版藏书票的设计
(四) 教师示范
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
1、构思画稿;
2、拓稿(按照 色彩不同把稿拓在三张版上);
3、制版(用刻刀在透明卡片纸上将图案刻掉);
4、印版(用海绵均匀施墨,先浅后深);
5、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字。
(五) 学生实践
学生创作完成一枚漏版藏书票作品
(六) 评价总结
教师从学生展示的藏书票作品中选取几枚,请学生进行自评,然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并且自己创作了一枚藏书票。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热爱读书、藏书,更喜爱藏书票,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藏书票作品,用知识和艺术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七) 课后拓展
1、可以尝试用电脑或其他方式设计藏书票;
2、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欢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
3、在班里搞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
4、 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位藏书票艺术家,与他交流藏书票的设计体验。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一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1)材料不同
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宣纸、国画颜料、毛笔。
(2)技法不同
油画:焦点透视法、写实。
国画:散点透视法、写意、无背景。
(3)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幅画面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二)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1、图片欣赏:
清代郑燮的《竹石图》
现代齐白石《不倒翁》。
学生思考: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诗文如下: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2、学生讨论:
赏析:《荷花水鸟图》(朱耷 清代)
学生尝试从诗书画印结合的角度进行作品评价。
生:画家借花鸟题材表达自己对失去祖国山水的无奈和无声的抗议。
3、学生游戏体验体验:
学生分为两组(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分别完成题诗与作画两份联系)
一组题目:为画题诗。(图片)
二组题目:为诗作画。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4、题款知识:
欣赏元代赵孟頫的《二羊图》据说《二羊图》是开提款先河的作品。
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
5、印章知识:
印章本来和绘画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信物。到了宋代,有人开始吧印盖在画上。
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三)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第三单元 第2课 借物寓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提款却是“祖国万岁”,这期中有什么联系吗?
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
“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齐白石在这幅画中运用了中国画写意花鸟常用的手法“借物寓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借物寓意”。
(二)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1、 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
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
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画家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赏析与评述
问: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2、出示王冕的《墨梅图》
活动二: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 。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
3、 出示齐白石的《家雀》《茶具梅花图》。
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两幅画的寓意。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
“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如朱耷的《荷花水鸟图》、齐白石的《荷花》、潘天寿的《荷花》。
想必同学们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花鸟画的“借物寓意”吧!
活动三:体验与练习
(1)任选书中一副作品进行临摹,体会用笔用墨的方法。
(2)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
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第三单元 第3课 寄情山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2)学习山石、树木、云、水等的基本画法。
(3)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概括地表达出山水画的意境,并配以几句诗文表达对山川自然的审美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与感悟”“总结与练习”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学会观察自然,用笔墨书法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画家笔下的树和山: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中国优秀山水画作品,重点展示画家对树与山、云与水的描绘。看画家如何用笔墨塑造形象;如何用线与墨色的变化表现笔墨趣味;如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松树的傲岸挺拔、柳树的俊秀轻盈、南方山石的秀丽与北方山石的厚重等,并从中体会画家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也来学画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欣赏研讨:
欣赏课本上的树木、山石和云水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1、画中的山石、树木与云水和生活中的有哪些不同?
引出:对形体进行概括提炼,抓住最能体现物体的本质部分进行表现。
2、画家如何用毛笔表现树石的结构和肌理的?
引出:以笔墨造型,辅以颜色。不同的笔法和墨法产生的多种变化和效果。总结:中国山水画是以线条为基础,笔墨变化为根本。不应简单地描摹对象,而是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画面,从而取得作品的笔墨情趣。
一、教师演示山水画基本技法,并讲解形体结构和用笔方法,指导学生练习。
1、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
山水画的构图离不开“三远法”。三远法分高远、深远和平远。可根据画中意境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
平远:以平视的角度构图,使画面表现出开阔感。这种构图,往往离不开江、河、溪流。
深远:以俯视的角度表现画面,有纵深感。其特点是山水多变化,幽邃曲折,深而且远。
高远:以样式的角度构图,表现山峰高耸、壁立千仞的感觉。画面往往是巨石飞瀑,重峦叠峰,山外有山,峰上有峰。
2、山石的画法。
画石是画山的第一步,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石块的凹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中国画画石主要通过线条的轻重转折和皴法来表现。
画石的步骤:
(1)、勾。用中锋或稍侧的笔锋画石块的轮廓,用墨可以稍淡。
(2)、皴。依轮廓加皴,增加石块的质感和立体感。皴笔中锋、侧锋兼用,开始勾皴的墨色也要淡,以后可以逐次加深。
(3)、染。用淡墨渲染暗部,渲染时笔中水分要多,即所谓“干皴湿染”,才显得有笔有墨。渲染要用侧锋大笔触,开始用淡墨,逐渐加重墨、浓墨。
(4)、点。用焦墨画苔点,表现石上的苔草。
2、树木的画法。
(1)勾勒枝干,取势定位。古人说:“树分四枝”,就是指树枝前后左右生长而形成的立体形象
(2)、画出其他树干,皴出树皮的肌理。注意树与树之间要有前后、远近及疏密关系。用墨要有浓淡,用笔要有虚实。
(3)、画出树叶,注意用不同的笔法画出树叶的不同形状。
(4)、用淡墨补画近处及远处的树叶,整理补充画面。
3、云、水的画法。
云、水是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有留白发或勾线法两种表现方式。
二、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以临摹为主,需注意几点:
1、作画时强调用笔的变化,用线不宜僵死,不宜用铅笔起稿,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用笔的尝试,体验笔墨的情趣,即使不像所临摹的对象,但只要能表现出树木及云水的基本特征,就应鼓励。
2、教师发给学生一些自制的小课稿,让学生自由选择临摹,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改变树石的形状,再组合等。
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技法运用。
小结
观察优秀作品中山石树木的绘画技法,分析尝试临摹,提高自己水平,传承中国画的精髓。
第四单元 自己办展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展的基本设施、特色、效果。
(2)筹办班级美术作品展,首先应对展览的目的、主题内容、展出的特点、方式、规模、时间等进行细致、周到地设计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展出地点、时间,周全地筹划整体工作。展览的题目可以以画种、班级或表达某种理想等起名,如“装饰画展”“x年级x班书画展”“金秋书画展”等。
1、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画展的基本特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且尝试策划一次学生画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一次画展的策划过程,并亲身实践,参与设计,培养做事的条理性。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画展呢?它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生回答:
(二)新课讲授
1、展览策划
筹办班级美术作品展,首先应对展览的目的、主题内容、展出的特点、方式、规模、时间等进行细致、周到地设计安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展出地点、时间,周全地筹划整体工作。展览的题目可以以画种、班级或表达某种理想等起名,如“装饰画展”“x年级x班书画展”“金秋书画展”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画展的现场图片,展示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的画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书画展览策划书案例》,了解书画展览的基本内容,对具体策划内容做详细地解释。
运用自己的理解,以组为单位,每组设计一份详细的画展策划书。
2、前言、标志、招贴、请柬的设计制作
“前言”是针对举办展览的主旨、目的或预备性说明等书写的文字,类似序言或导言的一种短文,一般布置在整个画展的前面。
标志、招贴、请柬要围绕画展的主题进行设计制作。
3、装裱作品
装裱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的技术。
书画装裱是指美术作品为便于人们观看赏析,从作品保护、装潢美化、便于张挂等方面进行的加工处理。其方法是以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部,再以绫绢镶边,然后上覆背,加装轴杆。
其形式有长卷、立轴、册页、横披、镜片等。
托表方法:
书画装裱的材料:生宣纸、高丽纸、绫、绢、面粉、明胶、天杆、地杆、轴头等。
书画装裱的工具:案台、挣板、排笔、棕刷、马蹄刀、界尺、切板、启子,其它如剪刀、毛巾、喷水壶等。
书画装裱的步骤有:
(1)托画芯 (2)上托纸 (3)上浆 (4)上板 (5)剪切
4、其它绘画的装裱配框
西式油画选择花纹较丰富和厚实的泥金框,画框四周要留空边。
水彩画、版画一般采用四周配卡纸框进行美化。
4、展览的布置:
(1)根据选定的空间和展出作品的数量,进行空间设计、区域划分,计算出展现的长度。
(2)作品张挂应符合高度要求并设置或利用光线。
(3)注意观摩的路线、方向、进出口等的合理设计。
(4)充分利用展示空间,用悬吊、摆放等方式进行展示。
5、设计好开幕程序,画展开幕。
(三)小结
第四单元 第二课 画展宣传物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报的创意设计方法,了解请柬的设计特色以及文字格式,了解作品标签的设计格式,手提袋的设计格式与文字格式的设计方法,还有前言的文字书写格式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的设计特点及设计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以一种服务者的心态去努力表达画展的主题,要在设计中提现出主办者真诚、体贴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形象、色调、装饰风格、文本设计等体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首先拿出几件十分精美的道具(其中包括画展的请柬、宣传小册子、画展的手提袋、画册等)让学生欣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关注画展的宣传品。
(二)新课讲授
1、介绍海报的创意设计方法:突出特征发、对比衬托法、合理夸张法、以小见大法、运用联想法、富于幽默法、借用比喻法、以情托物法、悬念安排法、选择偶像法、谐趣模仿法、神奇迷幻法、连续系列法等。
2、请柬的设计方法:请柬的写作要求、请柬写作应注意事项、请柬设计的概念、请柬的格式要求。
3、介绍前言的书写格式,作品标签的制作要点,以及手提袋的样式设计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设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实践
通过竞标的方式,让学生认领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对象。
(四)课堂评价
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设计进度做适当的总结,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能力,把符合主题思想的创意体现在设计之中。
第五单元 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展览设计的基本概念、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展示设计手法、展示分类,并且能够运用展示设计的方法,为学校的某一活动设计展示方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展示设计的作品,来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展示设计的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首先了解学生对展示设计的认识。
出示两幅商业展示图片。
教师:当你看到这两张商业展示的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出课题:展示设计作品欣赏。
(二)发展阶段
一、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1、视觉元素的运用:
(1)直线的运用。
(2)曲线的运用。
(3)圆形的运用。
(4)三角形的运用。
(5)举行的运用。
2、形式法则的形影:
(1)比例与尺度。
(2)对比与统一。
(3)节奏与韵律。
三、展示设计手法
1、拟人手法
(1)联想手法:采用联想展示手法,进行陈列布置。
(2)夸张手法:采用符合生活逻辑和哲理的夸张手法,揭示展览内容、事物的本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3)幽默诙谐手法:运用富有趣味和引人发笑的展示手法。
(4)场景展示手法:采用具有典型生活情景的场景,配上人形模特儿和使用的物品,会创造出真实的气氛。
2、抽象手法
(1)对比手法:采用各种形式的对比,如色彩冷暖的对比、图像圆方的对比、线条曲直的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质感肌理的对比、光线强弱的对比等,来突出主体展品或主要内容,
(2)重复手法:将某种实物展品或某张照片重复几次展出,令人印象深刻,容易牢记。
(3)蒙太奇手法:借用电影艺术手法,打破时空界限,在有限的空间或版面上,可以展示更多的内容,使观众了解更多、更全面的情况。可以采用散点式构图陈列展品,还可以配合图表来说明问题。
(4)象征手法: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色彩、动植物形象等,作为背景或点题的处理,容易取得很好的展示效果。
(5)并列手法:在内容较多而且地位又同等重要的时候,往往采用并列展示的手法,以表示不分主次、地位平等。
(6)错视手法:利用透视扩展本来狭小的空间,利用错视对空间形态、图形、线段进行矫正,或引起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新感受。
四、展示设计的分类
1、博物馆设计。
2、大型博览会设计。
3、商业展览设计。
4、商业环境设计。
5、庆典礼仪环境设计。
五、学生思考并讨论设计方案
1、如果让你为学校的校庆活动设计展示方案,大家应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表述自己的展示设计方案。
六、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评价
1、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展示设计。
2、请你评论一下自己的展示设计方案。
3、你喜欢哪一位同学的设计方案?
课堂小结
巩固知识,肯定学生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参与校园里的展示设计。
本节知识点回顾:
1、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2、展示设计的基本法则。
3、展示设计手法。
4、展示设计分类。
------------------------------------------------------------------------------------------------------------------------------------------------------------------------------------------------------------------------------------------------------------------------------------------------------------------------
---------------------------------------------------------------------------------------------------------------------------------------------------------------------------------------------------------------------------------------------------
更多精彩: